Android and iPhone/iPod touch

配合O’reilly老爷爷的一些想法,我也想想我共鸣的想法:

  • iPhone/iPod touch的界面让你感觉非常自然(人性化),几乎不会给你什么惊讶,学习成本比较小。但是gPhone上面的不少东西都需要你自己的捉摸才能搞定,当然,搞定以后就轻松多了。但是iP系列的确更平滑。
  • gPhone的滚球这个东西,也好也不好。因为很多任务你可以通过拖拽屏幕和触摸实现,你也可以通过滚球和点击滚球实现。所以,由于有两条路,你总会问我应该走哪一条呢?走这两条完成这个任务有什么区别呢?这件事让我很苦恼。估计大部分的gPhone开发者在设计自己的app的时候也会问这个问题吧?
  • gPhone上面联系人与Google联系人,日历与Google Calendar的集成绝对是杀手应用。对于一个喜欢google服务,并且已经将这两个服务在客户端(Address/iCal或者Thunderbird)管理的井井有条的朋友,拿到gPhone以后几乎就是无缝迁移了。非常轻松。配合无线,它简直比通过iTunes同步这些数据要高明多了。这就是云服务的力量。当然那些mac下使用mobileme的朋友使用iP系列也是有同样的感觉。但是mobileme的质量和服务水平都差Google services很远。云服务在无限网络下,才是真正的云服务。
  • 但是在音乐和podcast管理上,gPhone让用户感觉还是差了很多。iTunes对于音乐这种个人收藏来说可能是最佳的管理方式,因为一个好得客户端能够让这些大数据量的同步变得轻松和快乐。而使用了gPhone以后我就在犹豫,我是否应该在手机上听音乐呢?但是如果你有的是iPhone,那么它本来就是一个增强了的iPod,配合iTunes管理好你的音乐,生活就真的自由而快乐了。我希望google能够想办法做一个sunbird的插件,sunbird可以读iTunes的数据,这样我就可以依然使用iTunes,但是通过sunbird享受这种便捷了。
  • gPhone上面访问picasa的功能还没有很好的整合,而Youtube也完全没有利用好,没有提供便捷的上传服务。
  • gPhone上的大部分软件都不不够好,在用户界面设计方面还差iPhone竞争激烈的App store里面的顶级应用很远。这也许因为app sotre启航很早,不过gPhone要走的路可就长了去了。比如Twitter客户端,tweetie/twiterrific/tweetdeck在iPhone上几乎是雄霸,而且都很好用。而Twidroid明显还不够好用……
  • Android的Market不好用,因为管理需要在手机上面完成,很不方便。对比iTunes已经集成了管理、升级、删除applications的功能,相比好用了不知多少倍。
  • Android上的游戏简直就是悲剧。因为没有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相比之下iPhone平台上让人欲罢不能的游戏简直太多了。可是这里有个转机,就是iPod这个中间产品的出现。似乎拥有gPhone后再买个iPod touch能够更好的解决娱乐的问题,而且电力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解决。因为商务部分用电话,娱乐部分用iPod touch,不会因为娱乐耽误了商务问题。

这只是第一部分,时间不够了,待续……

实际实验了一下手机,感觉可以暂时放弃iPhone 3Gs了

圣诞夜和老婆去逛三里屯,着重逛了一下顺电。体验一下手机。

一直犹豫是否应该选择iPhone 3G或者iPhone 3Gs,其实大部分的YY都是在我的iPod touch上完成的,所以我非常希望这个用户体验流畅的开放平台。几天前实验一位同事的3Gs的时候还觉得它是我的终极选择。可是今天在顺电又实际体验了一下发现它与iPod touch的差异部分,也就是电话部分并不好用。比如短信界面乍看来不错,可是中文比较短,所以在精美的气泡布局上面显得很奇怪,不好看。与Android手机或者任何同价位的手机比起来,iPhone的屏幕也不显得精细了。而通讯录,不好不坏,与Android上面的通讯录无法来开档次。从价格上面来说,我觉得有点贵了,它已经比同样硬件平台的手机贵接近一半了。所以我准备暂时打消iPhone的期盼,期待联通带wifi版的补贴iPhone出现了。

接下来实验了一下G3,比较认真的体验了短信及输入法的体验。感觉软键盘对于这样一个手机还是不舒服,失去了很多输入的快感。相比之下今天白天实验超哥的G1,里面的硬键盘配合触摸屏选择文字很舒服。而Google maps和Gtalk也是非常的亲切,它们在无限通讯上会给我很大的安慰。我想实时网络应用,如Twitter和Gtalk估计是我现在对于G1/G2/G3最大的期待了。G1/G3的屏幕我非常喜欢,细腻明亮。键盘、屏幕、原生app与google的高度集成目前让G1成为我最希望入手的手机。

最后剩下黑莓(8820/8310),其实按理说它是和G1一样价位的手机,可是号称十四天机和打孔机的出现让它跌入1k价位,这个让我有点不放心。再说黑莓不是个开放平台,下午学虎也跟我说因此少了很多DIY的乐趣,它似乎更适合希望省心的偏商务的人士。而且黑莓的屏幕是横向的,体积比较小,看起来不是很舒服。而且黑莓的字体似乎是我非常不喜欢的“宋体”,我更喜欢平滑的“黑体”,这也是一个让我不爽的地方。

所以,我想,周末如果允许的话,我和老婆想去中关村现场实验一下黑莓和G1,然后结束这场犹豫的选择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