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C版G1到手了,黑色。昨天到今天一共操作了也就是20分钟,家务活好多呀。刚才才搞定了无线网连接,我家是的802.11n的wifi,但是昨晚G1一直找不到ssid,手动输入还是连不上。刚才看到有人说要11g才能连,我就把ap修改为802.11a/b/g混合模式,果真能够找到ssid,也能wifi上网了,然后就开始去market扫荡了。昨晚开着EDGE网络,结果早上就欠费了……幸好本来余额不多。下个月要开个150MB包月了。
我真的很讨厌Python的缩进语法,我真的不明白它为啥会存在。没啥美感可言,带来…
我真的很讨厌Python的缩进语法,我真的不明白它为啥会存在。没啥美感可言,带来的是无尽的烦恼。你经常要担心python解释器是否因为我的输入错误产生一些诡异的问题(虽然大部分不是因为这个问题)。不过这增加了很多无形的压力。I have python’s force indentation, it make me sick!
关于Textmate:我的同事都很不喜欢Textmate,总结并回复一下他们所说…
关于Textmate:我的同事都很不喜欢Textmate,总结并回复一下他们所说的原因。
- 中文显示难看,这个是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是TM的硬伤。我也很讨厌它,凑合使用瘦体解决。
- 讨厌它的上下文切换,不喜欢Cmd + T的快速导航,而喜欢左右Tab切换。我坚持认为左右切换Tab是开发者的一个坏习惯,尤其是两个人在结对编成的时候,一个使用缩写的导航远比眼花缭乱的切换左右(尤其是跨越多个的时候)要容易理解的多。所以我在使用Eclipse的时候也推荐同事使用Cmd + e,可是Eclipse让我不喜欢的地方是它排列context的方式是固定的,而不像TM一样是根据访问次序和频度。
- Django的结构的文件名重复,所以Cmd + T的导航不太好用。这个我想是Django的一个痼疾,非常不友好。一个正确的文件命名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定位代码片段,也帮助你把庞大的代码文件差分开。而Django居然默认了views.py、models.py、forms.py、urls.py,如果每样都有十几个到几十个的时候定位他们是多么烦人的一件事?但是如果有了一个正确的命名以后,用缩写定位他们是TM的杀手锏。相比之下Eclipse和Intellij都使用的是类似grep的搜索方式,只有TM是更聪明的模式匹配。
- 同事讨厌TM的目录树显示,很小,而且目录排列是按照字表顺序,很不舒服。我觉得我的确也不喜欢它,可是幸运的是我很少和它打交道,因为目录操作我大部分情况下都使用Terminal。还有个很爽的功能就是在TM里面你用Cmd + T打开一个文件以后可以按Ctrl + Cmd + r在目录树中定位这个文件。所以终极使用方案就是搜索优于人工扫描目录。
- 有人感觉TM的语法高亮差,也有人balme TM的HTML bundle里面连a的内置模板都没有。的确如此,可是1来你可以自己扩展,二来是在Eclipse里面我的同事估计从来没有用过任何快速模板功能……
- Rails的自动完成是基于上下文的,我觉得大部分时候它已经很够用了。不过没有静态语法检查好像的确是不如Eclipse的Pydev,但是速度上TM从此收益要快于Pydev很多。
- 最后是版本控制集成。同事们很喜欢Eclipse内置的Subclipse和Subversive,不过这两个东西我都很讨厌,因为如果你没有配置好Java HL的方式访问Svn,那么你就不能在命令行使用svn,否则你的svn功能就会崩溃。我简直想诅咒这个倒霉的问题……相比之下用了Textmate,你有天然的svn bundle,还可以轻松安装hg和git的bundle,让你的开发很清爽。而且它对于在极力推荐git svn转型的情况下非常适合。反正源代码集成功能不是我选择Eclipse的理由,反而是我放弃它的理由。
- 命令行下的mate让我工作变得很轻松,因为mate .马上就可以开一个新的TM工程,很便捷,轻量。
- 最后是Python的tabs和space缩进。TM处理的很好,只要你设置Soft tabs ( 4 spaces)使用起来就没有问题了。
最近被开发团队的成员blame的几个错误: 一个从老系统导入新系统的脚本,其中…
最近被开发团队的成员blame的几个错误:
- 一个从老系统导入新系统的脚本,其中一些是订单导入,还涉及到相关订单的支付问题。结果这个脚本创建订单和支付的操作没有声明事务,而是默认的在它们自己的事务完成后自动提交。结果其中一些因为帐户余额不足无法支付的订单被创建了,造成账目对不上。这个错误的教训就是在复用系统逻辑的时候一定要用心察看事务边界,而且对于导入脚本这样的脚手架也一定要对“事务”有个弦,不能忽略。
- 一个Django的项目,在重构阶段,一些包正在逐渐被移动到心的地方,我们测试环境中manage.py runserver这几日都正常,但是部署的时候发现mod_python部署报告一个模型无法Import,而后同事又换了mod_wsgi,但是问题依旧。他们用bisect的方法找到了开始出问题的revision,这个revision是我提交的(我那天solo),但是仔细看了diff也很难找到问题,经过多次尝试发现是某一个import后出问题。先开始李明同学怀疑是我用textmate的时候混用了tab和space,但是后来发现问题不它。他们最后定位到这个诡异的问题是循环依赖造成的,虽然说不出具体的问题在哪里,但是经过一些包移动后问题解决了。这个教训是不要太相信Django和脆弱的Python的提示,遇到问题要多怀疑python脆弱的包依赖管理。当然这不是主要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也许我们要做的是频繁的部署,这样我们就能早些发现这个问题了。
老婆说三里屯苹果专卖就像个网吧一样。想要体验一下要等很久,里面充斥在界面上寻找S…
老婆说三里屯苹果专卖就像个网吧一样。想要体验一下要等很久,里面充斥在界面上寻找Start按钮在哪里的朋友。几次过去我都没有体验到Wacom的Intous 4画板,非常不爽。
相比之下顺电里面体验Mac就轻松了很多,还可以体验各种单反,感觉不错,价格也比苹果专卖要便宜一些。顺电的3C产品价格也比苏宁、国美、大中这些店好很多,又能现场试用,再次表扬。
今天还试用了佳能S90,非常失望,操作杆非常差,弹出闪光灯的方式非常古怪(居然是自动弹出,但是又慢悠悠的,用手掰怕坏掉)。操作非常慢。而且S90的快门位置太难受了,快门的触感也很不像快门,有点像快门开关,实在是太失望了。从设计上和Lx3差距那是大了去了,佳能已经落后了。
还试用了佳能G11。一样超级失望,太重太大了,我感觉这个重量体积已经完全可以考虑松下的GF1了。G11的低光照反应很慢,不过那些按钮感觉能够提高操作效率,可是毕竟有点复杂,不省心。画面挺细腻的。不过这个体积已经赶上小单反了,从这个角度它又不如小单反细腻。画面颜色依然平淡(或者说黯淡),我不喜欢,不知道谁会喜欢。反正G11给我的感觉就是完全不如买女友一号GF1,这个才是真正的万人迷。佳能已经Out了。
顺电的这种体验电子产品的方式非常帮,你用自己的双手亲自体验这些传说中的机器。我体…
顺电的这种体验电子产品的方式非常帮,你用自己的双手亲自体验这些传说中的机器。我体验后感觉Nokia的6303C还是挺不错的非智能手机的,比6300的显示效果又上了一个档次,反应速度也很快。而且它是一个真正的传统意义上的Nokia手机。Nokia的5230如果1k5这个价位的话,它比Nokia的N900啥的所谓智能机强多了,我觉得以后Nokia就定位自己做这样的手机吧,因为这个价位无所谓“档次”。
Nokia有众多价位在2k以上的手机,外形都很难看,用户界面更是惨不忍睹。我觉得作为Nokia的操作系统开发人员,尤其是负责用户体验的人都应该引咎辞职。不知所云的界面让人不知所措,一点引导没有,充满了多选题,让我这样一个用户不知所措。而且界面一点没有精雕细琢,为了所谓的界面主题容易替换,到处充满了低劣的线条和充满锯齿感的圆角,恶俗至极。而且Nokia在字体的选择上一向不用心,太难看了,简直好比手工作坊用Word排版出来的名片。我觉得我只能非常负责人的预测以后Nokia只能生产2k一下的中低端手机,骗那些没有品味的用户使用,它唯一能做好的可能就是硬件质量吧,让一些不在乎用户体验,只在乎性价比的朋友满足一下。Nokia这样一个没有灵魂的手机平台早晚要倒下的,三星也是一样。(还有,几乎所有windows mobile的手机都充满了恶俗的视觉元素,和含混不清的交互设计,难看复杂的图标设计,粗糙欠优雅的字体,所以迟早也是要灭亡的)
手机,移动互联网,是一个血腥的战场,优雅、无惊讶的开放操作系统是生存之本。那些昔日的手机巨头估计只能作为优质硬件平台的代工厂,就好比IBM、HP、Dell、lenovo这些没有灵魂的组装机攒机贩子一样。
老婆说和我再一起需要忍,因为我很慢,慢到需要忍。今天舜佳同学也指责我手慢。我想,…
老婆说和我再一起需要忍,因为我很慢,慢到需要忍。今天舜佳同学也指责我手慢。我想,其实也许因为我想的太多了吧,想的多反应又慢,手就慢了。这么想让我有些自卑。不过,慢就慢吧,生来如此,眼泪都咽在肚子里面吧。
27寸的iMac效果那真不是盖的,屏幕效果超好,放在吧台桌上肯定很有感觉。新的蓝…
27寸的iMac效果那真不是盖的,屏幕效果超好,放在吧台桌上肯定很有感觉。新的蓝牙键盘很轻便,比我以前三节电池那款要轻。新的苹果鼠标还是挺让人失望的,握起来很不舒服,两边手感很差,而且它很轻,很轻的鼠标很没有质感。
老婆都说,以后家里客厅放一个27的iMac,给家里人用。
实际实验了一下手机,感觉可以暂时放弃iPhone 3Gs了
圣诞夜和老婆去逛三里屯,着重逛了一下顺电。体验一下手机。
一直犹豫是否应该选择iPhone 3G或者iPhone 3Gs,其实大部分的YY都是在我的iPod touch上完成的,所以我非常希望这个用户体验流畅的开放平台。几天前实验一位同事的3Gs的时候还觉得它是我的终极选择。可是今天在顺电又实际体验了一下发现它与iPod touch的差异部分,也就是电话部分并不好用。比如短信界面乍看来不错,可是中文比较短,所以在精美的气泡布局上面显得很奇怪,不好看。与Android手机或者任何同价位的手机比起来,iPhone的屏幕也不显得精细了。而通讯录,不好不坏,与Android上面的通讯录无法来开档次。从价格上面来说,我觉得有点贵了,它已经比同样硬件平台的手机贵接近一半了。所以我准备暂时打消iPhone的期盼,期待联通带wifi版的补贴iPhone出现了。
接下来实验了一下G3,比较认真的体验了短信及输入法的体验。感觉软键盘对于这样一个手机还是不舒服,失去了很多输入的快感。相比之下今天白天实验超哥的G1,里面的硬键盘配合触摸屏选择文字很舒服。而Google maps和Gtalk也是非常的亲切,它们在无限通讯上会给我很大的安慰。我想实时网络应用,如Twitter和Gtalk估计是我现在对于G1/G2/G3最大的期待了。G1/G3的屏幕我非常喜欢,细腻明亮。键盘、屏幕、原生app与google的高度集成目前让G1成为我最希望入手的手机。
最后剩下黑莓(8820/8310),其实按理说它是和G1一样价位的手机,可是号称十四天机和打孔机的出现让它跌入1k价位,这个让我有点不放心。再说黑莓不是个开放平台,下午学虎也跟我说因此少了很多DIY的乐趣,它似乎更适合希望省心的偏商务的人士。而且黑莓的屏幕是横向的,体积比较小,看起来不是很舒服。而且黑莓的字体似乎是我非常不喜欢的“宋体”,我更喜欢平滑的“黑体”,这也是一个让我不爽的地方。
所以,我想,周末如果允许的话,我和老婆想去中关村现场实验一下黑莓和G1,然后结束这场犹豫的选择游戏。
上篇status,让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发生的趣事。 我从呼家楼城铁出站,但是不知…
上篇status,让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发生的趣事。
我从呼家楼城铁出站,但是不知道公交一卡通发生了什么问题,刷出站出错,只得灰溜溜的走到补票的那个地方询问对策。因为在地铁里面听podcast正high,所以也没有摘下耳机,向补票的那个工作人员示意,以后人家让我把我的一卡通地给他。然后他好像刷了一下,又和我说了什么。因为之前发生这种事情的时候售票员刷一下你的卡(清除乘车记录),然后就给你开个小门让你出去了。可是这次他说了什么我没听清楚,但是他也没有给我开小门。我露出不解的表情,然后那个工作人员冲我打手势,意思是让我过去刷卡机刷卡。我一下子领悟了,原来现在先进了,人家可以修复我的错误刷卡记录,我可以正常刷卡出去了。我走去刷卡,果真轻快的响了一声刷卡成功了,然后我快步的出站了。心里还想着这个改进真是不错。
问题在第二天早上才被我发现,我从呼家楼进站,摸兜,拿出地铁卡,结果我发现那好像不是地铁卡,虽然都有一个塑料保护壳,单票不是蓝色的,而是白色的,上面还贴了一个胶条。我仔细看,胶条上写“地铁测试票”。我这时心里突然一凉,靠,昨天车票被掉包了。我心想,新充值的卡,上面有一百多块钱呢。不过转念一想,掉包不会给我换个测试票的呀,这时我才想起来昨晚工作人员和我说的话我没听清楚,不会是人家当时给我换了测试票让我出来然后再还给人家吧?
怀着狐疑,我下了地铁,找到了一个安检的女孩,问他说”昨天晚上我出站刷卡有问题,人家好像给我换了张测试票,不知道您……“,没想到我本以为不好形容,但是那个女孩马上说:“奥,知道了,情跟我来”。我就随她去了地铁的另外一个入站口。我一下认出了昨天和我说话的那个工作人员。这个女孩喊了一句:“他来了”,然后我听到昨天那位工作人员生气的喊:“他终于来啦!”,然后我看他气势汹汹的冲了过来,质问我:“你是不是故意的?你是不是故意的?!你知道不知道这张票值多少钱?这张票好几百块钱呢?”,我连忙答应:“我当然不是故意的,我要这测试票有啥用呀。”,工作人员继续生气的教训我:“我告诉你,下次再逮到你拿走我们的票,我就要罚你了!”。我心想不就一张测试票么?而后交涉了一下那个人把我的车票给我换回来了。
后来才知道原来测试票就是“随便刷的公交一卡通”,不用充值的……没想到这么爽的一个宝贝被我误打误撞给拿回家了。难怪那个家伙会那么的生气。下次和别人交谈,一定要摘下耳机,没听清一定要请人家重复,不要想当然。